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明末大寨主> 第1091章 自然灾害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91章 自然灾害(2 / 4)

证的场所上班,等想要从良的时候,直接走人,然后自行到教坊处注销登记就行了,嗯,不去注销也没关系,顶多就是留下一个档案纪律,没啥实际影响。

在这个特殊行业上,大乾的官方态度,是严重偏向于从业人员的,避免这些从业人员受到人身自由的迫害。

上海这边汇集的资本众多,有钱人自然也多,自然也就吸引了不少的从业人员跑到这里来淘金。

虽然说娱乐产业的发展情况,不一定能够体现什么,但是从另外一方面,也算是间接证明了上海的经济活力。

说的直白一点,那就是不差钱!

企业多,想要入驻北岸开发区的企业那可是数不胜数,毕竟在工业区里办厂,和在外头的普通地方办厂那是不一样的。

先不提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优惠基本上每个地方都会有,只不过是力度不一样而已。

这些企业,尤其是从外地大老远跑过来想要在上海建厂的人,看重的也不仅仅是什么政策上的优惠,他们更加看重的是开发区内便利的各种条件。

首当其冲的就是交通!

上海的交通是没的说的,而上海的两个工业区的交通设施那就更没的说了,全国那么多城市,只有上海有大规模的水泥硬化路面,再加上黄浦江和长江以及沿海,交通优势太大了。

其次是聚焦效应!

上海各种各样的企业都有,聚焦效应非常的明显,在这里开工厂,原料和市场都是不用愁的,如果生产的产品并不是面向消费者,而是面向企业的工业产品,那么就更简单了,在上海走一圈,你能够找到一大堆的客户。

当然了,能不能谈下来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此外还有金融以及人才上的优势。

上海钱多,很多穷的只剩下钱的人,都是挥舞着支票本到处寻找投资机会的,商贸区里的银行,证券公司一大堆,只要你有本事,从那些银行家里手里头弄个几十几百万两银子都是有可能的。

上海人多,这个人不仅仅是指高端人才,同时还指低端的工人,大量的高端人才跑到上海来,因为只有在这里才有众多的企业让他们找到工作,发挥自己的价值。

而普通的工人,则是大部分来之于江南道本身以及其他省份地区的农民子弟,他们大老远跑过来就是为了寻找一份工作,赚一份工钱。

简单说,这里有交通优势,有原料,有市场,有资金,有劳动力,算得上是当代大乾里最适合开办企业的地方了!

所以吴淞江北岸开发区这段时间,是接到了无数的企业申请入驻开发区的申请。

对此,吴淞江北岸开发区还需要进行一番的挑选,才会确定最后的名单。

而挑选的条件也很简单,那就是对投资金额有要求。

投资金额这个是前提条件,那些只打算投资几千两,万把两银子的小企业就别指望了,没有几万两银子的投资,人家开发区都不让你进来。

入住企业是不用愁的,哪怕是不算后面这些公开申请的企业,在开发区项目正式破土动工之前,就已经是敲定了十多家的大型企业入住了。

而其中的龙头项目就是扬州机械公司的生产基地,其他的也都是大企业。

北岸开发区情况发展良好,赵进也是松了口气,这第一次主持这么大规模的项目开发,说真的没压力那是不可能的,而且他也知道,这个项目虽然说都是上海自己搞出来的。

但是上海这么重要,不知道大佬们都盯着呢,这要是出了什么差错,头顶上的乌纱帽保不住不说,估计还有可能锒铛入狱呢。

赵进小心谨慎的搞开发区,一心要把北岸开发区搞出来,让上海的工业规模再上一个台阶。

但是在金陵城的楚行,却是没有把目光放在上海,也是没有放在什么工商业上,如今上海那边发展良好,全国范围内的工商业发展也比较顺利。

所以他也是懒得过多操心了,反正很多事操心了也没用,相反的,他更加关注农业。

临近五月,夏天到了,而这个夏天的雨水特别的多!

楚行来到这个时代也有些年头了,这年号都是从最初的安建二年变成了宣平十五年了,扳着手指头算,那已经是足足十六个年头了。

这么多年里,华夏总体来说,以人祸居多,天灾都是没有多少。

前两年淮河流域以及黄河中游也是雨水普降,不过大乾投入海量的水利建设资金也不是白看的,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所以虽然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小规模的洪涝,但是却是没有酿成大祸。

而现在,楚行看着阴沉沉的天空,还有屋外不断落下的雨滴,眉头紧皱。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