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明末大寨主> 第五百二十一章 青州府的困局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二十一章 青州府的困局(2 / 3)

r> 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是不能不去青州啊!

当他打算西进青州府的时候,实际上青州府的大乾兵马,已经被明军的重兵集团围困了将近两个月了。

而且情况极其糟糕,青州府城内的第二兵团辖下的甲等野战部队八千余众以及乙等作战部队一万余众,在持续一个月作战之中,损失极其惨重。

因为临危受命的秦去疾和孙玉秀并非只是死守青州城那么简单。

而且还连续在寿光、临朐、博兴、临淄、广陵等多地与明军持续作战,这一系列交锋,果然给大乾拖延住了时间,消耗了明军的实力,给明军做成了巨大的麻烦,但是随着明军河南、北直隶的兵马陆续加入战场,这些部队也不得不放弃其他地方,最后退守青州府城。

陈先赟心里很清楚,论大局观、论大兵团指挥能力,像是秦去疾、孙玉秀这样的老将可能不如他们,但是论拼命,论跟朝廷兵马交锋的经验,别说是自己,便是李大虎也不是秦去疾的对手。

大王为何关键时刻任命秦去疾为第二兵团副兵团长,并将镇守青州城的责任交给了秦去疾,就是从始至终秦去疾都是大王夹带之中最信任的人选之一。

同时陈先赟也知道,也就是秦去疾这个军中大将,以及孙玉秀这个白莲教的老人,两个人都有莫大的影响力,且信念坚定,不然青州府早就丢了。

可即便是如此,负责镇守青州府的兵马损失也极其惨重。

重武器损耗过半,轻武器,尤其是火铳损耗更为严重,目前正规军已经不足四千,乙等作战部队和治安军也不足五千人。

而且大乾极其依赖的火器匮乏,作战能力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即便是青州府城当地的百姓积极配合作战,可朝廷的兵力也越来越强。

尤其是北直隶来的军队,他们是在跟女真人交锋战场上退下来的,轻重火力都极强。

马士英也是个人才。

一开始,朝廷意图恢复山东的兵马也只有三万多人而已。

但是马士英在朝堂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强了,崇祯也给了其十足的权柄,他虽然不在前线,但是却将兵马源源不断的送到了战场。

根据情报显示,山东境内目前有朝廷兵马,已经实打实的超过了十万人。

而且这还是朝廷兵马现有的兵力,实际上在一系列作战之中,明军的损失也不小,不论是济南府、莱州府、登州府、青州府都有大量的明军兵马折损。

这些损失从几千到上万人不等。

这么算下来,朝廷起码已经溃败了将近三四万人。

不过因为这里是朝廷统治的腹心,从马士英到朱大典都是懂兵之人,大乾每每击溃了对手,但来不及扩大战果,他们就会利用人数优势,立刻收拢溃兵,并试图利用大战场战术,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这是朱大典在围剿大乾兵马之时使用的战术,左右两边形成口袋,中间是对战的兵马,中间的兵马输了,他们就撤,大乾如果追,两边的口袋立刻扎紧,如果不追溃逃的兵马就可以修整再次来战。

明军因为兵马上的优势占尽了上风,逼得第二兵团上下一点脾气都没有。

到如今青州府内,明军重兵云集,而大乾在青州府的守军实打实的战力,已经不足一万,而且弹药匮乏。

现在青州府城内的守军,就算是想要放弃青州府城进行突围,实际上也是无法突围了,只能是硬着头皮继续死守青州府城。

然而这样被动死守也是相当的麻烦,陈先赟估计着青州府继续被围困下去的话,明军不用打进来,城内的守军以及十余万民众也得活活饿死。

所以尽管他知道自己麾下的部队经过长途跋涉,又是持续和明军激烈交战后,已经是疲惫不堪,但是依旧无法停下步伐,继续继续向西发起进攻,一路杀到青州府城下,要不然的话,城内的守军和民众可就都得完蛋了。

然而陈先赟南下的时候,虽然说五千将士奋勇突击,但是人员疲惫,加之各种作战物资经过莱州府数战后也没有及时补充恢复,尝试了好几次都无法撼动数万明军的拦截,甚至还差点中了明军的重兵伏击,最后是陈先赟当机立断,牺牲了大量的治安军以及乙等作战部队,这才撤出了伏击圈。

然而这一连串的作战虽然战果是有的,战术胜利也有,但是从战略来说,却是一场失败,因为他们以及没能成功解救青州府城。

久攻不下,加之人员匮乏,伤亡也不小,而且弹药也是严重紧缺了,所以他只能暂停徒劳的进攻进行就地休整,同时等到后方的新兵以及弹药补充。

同时用五百里快马向凤阳方向的第四兵团求援,希望第四兵团尽快西进河南、湖广,截断明军粮道,牵制明军。

为第二兵团解救青州府以及城内十数万百姓以及士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