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明末大寨主> 第二百九十六章 战火余波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六章 战火余波(2 / 3)

/br>
首先是部队第一次对火枪的现有性能感到了不足,按照道理来说,救民军装备的火枪的性能在当代已经算得上是顶尖的,但是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说射速太慢,而且点火的成功率太低。

面对大规模的敌军冲锋时,力有不逮!

对于这个问题,楚行自然是清楚的,但是他也知道,一时半会这个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因为如今救民军的火枪基本上已经是压榨出了所有当代的技术潜力,从弹药再到火枪的设计,已经是没有什么太大可供改进的地方了。

唯一能够改进并大幅度提高火枪性能的地方,就只剩下击发机构了,那就是把火绳击发换成燧石击发。

但是这涉及到了一个看似不起眼,但实际上目前来说却是无解的难题,那就是弹簧。

燧发枪的最重要技术难点,就是这个小小的弹簧,而这玩意对炼钢技术的要求可是相当高的,以目前大乾王国工部下属那些作坊的技术能力,根本就搞不出来。

没有弹簧,就做不出来燧石击发机构,无法把现有的火绳枪升级为燧发枪,如何次自然也就很难再提高现有火枪的性能了。

对此,那些将军们也是知道,并且是提出了另外一个解决方案,就是继续增加火枪的口径,以获得更大的射程与威力,用以对抗明军以后可能出现的更厚,防弹能力更强的盾牌。

楚行听到这个提议倒是觉得可行,救民军的现有火枪,口径本来就不算大,十四毫米而已,只能说比日本人的铁炮、历史明朝装备的鸟枪略微大一些,勉强算得上是中等口径火枪。

但是同时期,欧洲人装备的火枪口径却是要大得多,对付厚重的板甲效果奇佳。

之前明军冲锋的时候,就已经是采用大量厚重的巨型盾牌乃至手推盾车用来对抗救民军的火枪了,难不准以后他们会采用更大,更厚的这些巨型盾牌,哪怕这些巨型盾牌的机动能力太差也是如此。

楚行决定先来个有备无患,先造一批大口径的重型火枪再说!

决定了造一批重型火枪后,楚行还想着再改进现有的火炮!

通过这一次的实战,楚行发现炮兵队现有的上百门火炮,不管是榆木炮,还是说那五门五百斤的火炮,都还有着重量过大,无法快速机动的致命缺点。

这些火炮虽然射程和威力都不俗,但却都是清一色的前装加农炮,重量还是太大了。

当楚行看到明军的那些老古董火炮后,觉得己方也必须有一种可以伴随步兵快速机动的火炮。

昨天夜里,李大虎率领部队增援乙字号渡口的时候,就是因为火炮重量太大,倒是无法快速增援,导致李大虎率军作战的时候,无法得到火炮的支援,只能依赖手榴弹以及纯粹的刺刀冲锋。

而这也是李大虎所部伤亡不小的主要原因!

救民军必须要有一种能够随时伴随步兵作战的轻型火炮,而且是直接由步兵营直辖的轻型火炮。

它必须能够直接用马匹等牲口直接驮运,紧急情况下让士兵也能够搬运,而不能和现在的那些大炮一样,得多匹马匹拉着走,紧急情况下,或者到了山地、泥泞地带就无法机动了。

抵达战场后,要能够伴随步兵的阵型进行机动,这就需要让士兵们能够把火炮推着走。

在满足快速机动的这个前提下,其他的性能数据能够做到有多好就多好。

除了这两样,还有其他的一些建议,比如为更多的长矛手配属盔甲,不过这些都是次要的,影响没有前两者这么大。

这一天的战后回忆结束后,救民军是再一次快速运转了下来!

受损比较大的几支部队开始大规模接受后方送上来的新兵,并补充损失掉的火枪等武器。

尽可能让救民军恢复以往的战斗力,不过这个尽快也是不可能快到那里去,至少在救民军发起渡河战役之前是不可能办到的了。

新兵的招募和训练都是需要时间的,而武器的生产速度也是有限的。

而这个时间,是赶不上救民军所制定的渡河作战的。

为了趁热打铁,楚行决定的渡河时间很赶,就在五天之后!

这五天,就是救民军最后恢复补充的时间,能补充多少算多少!

后续几天里,率军追击丙字号渡口之敌的第二独立巡检司千户楚子斗追击并击溃了明军,杀敌两千余,俘虏一千五百余,剩下的数百明军彻底溃散,他当天押送着俘虏返回。

率军追击乙字号渡口残兵的第一独立巡检司陈先赟派人来报,说明军残部早已经是彻底溃散,很多都是变成了散兵游勇,难以一一追击。

对此,楚行也只能是先把他们先把这些散兵游勇放到一边,反正些许散兵游勇也影响不了大局,顶多就是对地方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